一、操作部分

1.叙述并且演示啄按摩

五指自然微屈、分开呈休息位状,以腕关节的屈伸为动力,以诸指指端为着力点,作轻 快而有节律地击打治疗部位,如鸡啄米状,称为啄法。本法可单手操作亦可双手操作,但以双手操作为多.

(1)手法要领:

①腕、指均需放松,以腕力为主。②手法要轻快灵活,有节律性,双手配合自如。
(2)适用部位:头部。
(3)功效:安神醒脑,疏通气血。
(4)主治:头痛、失眠、神经衰弱等。
(5)举例说明:头痛、失眠:拿五经、扫散法,按揉列缺、神门诸穴后,常可辅以头部啄法(由前向后、 由头顶部向两侧全方位地轻啄)。

2.叙述并演示合谷单手进针法的操作。

定位:
(1)在手背,第1、2掌骨间,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
(2)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,放在另一手拇、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,当拇指尖下是穴
准备:
①准备适当毫针消毒待用。
②患者选择舒适体位,充分暴露施术部位。

操作要点:  践技能基本操作
①消毒:腧穴皮肤、医生双手。
②持针:拇、食指指腹持针,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,中指指端比针尖略长出或齐平。
③指抵皮肤:对准穴位,中指指端紧抵腧穴皮肤。
 ④刺入:拇、食指向下用力按压刺入,中指随之屈曲。快速将针刺入,刺入时保持针身直 而不弯。
平刺:平刺是指针身与皮肤表面呈 15     ゜角刺入,又称横刺、沿皮刺。适于皮肉浅薄处 穴位,如头面部、胸部正中线穴多用横刺;也适用于施行透穴时。

3.叙述并展示望舌的操作并说出白苔主什么证,黄苔主什么证

①病人采用坐位或仰卧位;

②光线充足,必须使舌面光线明亮,便于观察;

③伸舌姿势:自然地伸舌于口外,舌体放松,舌面平展,舌尖略向下,尽量张口;
④望舌质部位顺序:先舌质,再查舌苔,按照舌尖、舌中、舌侧、舌根的顺序观察。
⑤望舌质时先察舌色,舌形、舌态。望舌苔时,先察苔色、苔质、色泽、质地、分 布状态等,最后观察舌根部。根据临床需要,还可察看舌下静脉、刮舌、揩舌等方法。
⑥望舌的过程中,既要迅速敏捷,又要全面准确,尽量减少患者伸舌的时间,以免口舌疲劳。若一次望舌判断不准,可让病人休息 3-5 分钟后,再重新望舌。
白苔:一般常见于表证、寒证 黄苔:主热证、里证

4.叙述并且演示留罐法的操作


① 、注:向考官问好,考官好,下面我开始操作
② 、操作前准备:选择适宜的罐,镊子,95%的酒精棉球,点火器,常规消毒用具。取 得患者配合。
③ 、操作要点:

Ⅰ选取适宜体位,充分暴露待拔腧穴。
根据需要选用大小适宜的罐具。
Ⅲ用止血钳或镊子夹住 95%的酒精棉球,点燃,使棉球在罐内壁中段绕 1~3 圈或短暂 停留后迅速退出,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,即可吸住。
Ⅳ留罐时间,以局部皮肤红润、充血或瘀血为度,一般为 10~15 分钟。 
Ⅴ起罐时,一手握罐,另一手用拇指或食指按压罐口周围的皮肤,使之凹陷,空气进入罐内,罐体自然脱下。

结束:谢谢配合。报告考官:操作完毕。

二、答辩部分

1正常脉象的特点是?
有胃:从容,和缓,流利
有神:有力柔和、节律整齐
有根:尺脉有力、沉取不绝

2.断针如何的处理?

断针是行针或出针时发现针身断裂。
1.嘱患者不要惊慌乱动,令其保持原有体位,以免针体向肌肉深层陷入。
2.根据针体残端的位置采用不同的方法将针取出:
①若针体残端尚有部分露在体外,可用手或镊子取出。
②若残端与皮肤面相平或稍低,尚可见到残端时,可用手向下挤压针孔两旁皮肤,使残 端露出体外, 再用镊子取出。
③若断针完全陷没在皮肤之下,无法取出者,应在 X  线下定位,手术取出

3.请叙述中脘穴的定位和主治?
 
【定位】在上腹部 ,脐中上 4  寸 ,前正中线上。
【主治】 ①胃痛、腹胀、纳呆、 呕吐、吞酸 呃逆、小儿疳疾等脾胃病证; ②黄疸; ③癫狂 痫、脏躁、失眠等神志病 

4.饮入于胃,游溢精气,上输于脾,脾气散精,上归于肺,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,水精 四布,五经并行。怎么理解?
饮就是水的意思。人体水液代谢的全过程。当水液入于胃肠,吸收所得的营养物质传输 给脾,脾负责把这些营养物质上传给肺。肺负责把多余的水输送到膀胱,膀胱气化水液, 分布津液于全身。

5.请叙述地榆的性味,归经,功效,主治?
性味:苦、酸、涩,微寒。
归经:归肝、大肠经。
功效:凉血止血,解毒敛疮。
主治:用于便血,痔血,血痢,崩漏,水火烫伤,痈肿疮毒
6.叙述并展示六味地黄丸组成,配伍特点?

熟地黄、酒萸肉、牡丹皮、山药、茯苓、泽泻方中重用熟地黄,滋阴补肾,填精益髓,为君药。山萸肉补养肝肾,并能涩精;山药补 益脾阴,亦能固精,共为臣药。三药相配,滋养肝脾肾,称为“三补” 。配伍泽泻利湿 泄浊,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;牡丹皮清泄相火,并制山萸肉之温涩;茯苓淡渗脾湿, 并助山药之健运。三药为“三泻” ,渗湿浊,清虚热,平其偏胜以治标,均为佐药。六 味合用,三补三泻,其中补药用量重于“泻药” ,是以补为主;肝脾肾三阴并补,以补 肾阴为主,这是本方的配伍特点。